文章 2011/ 2009 / 2008 / 2007 / 2006
“艺术与集体记忆”
文:闽丽柯(Ulrike Münter),艺术批评家
苏伟, 德语文学博士,艺术批评家
翻译:苏伟
艺术家邱黯雄创作的装置作品和动画电影带领观众踏进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间之旅。德国学习的经历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斑斑声影。
艺术家邱黯雄创作的动画电影以急速的方式将观众带回到文明伊始,一幕幕历史烟云接踵而至:了无人烟的自然里出现了耕作的人群,金戈铁马下一座座皇宫拔地而起,蜿蜒的万里长城在笔墨泼洒中穿越诗意的大地。而紧接着,开采石油的油泵侵入地表,幻化为一个个动物形象;我们的目光进而被引向毛主席时代,最终定格在奥运鸟巢里喧嚣的人群上。装置作品《为了忘却的记忆》则动用了一节火车车厢(1956年造),车窗上放映着邱黯雄自己制作的回顾中国历史事件的电影:通过这种方式,他将集体性记忆与集体性遗忘对立起来。本篇文章中,艺术批评家闽丽柯(Ulrike Münter)和苏伟对话艺术家邱黯雄,就其艺术立场和对人类文明颇为批判的姿态展开讨论。邱黯雄1972年生于成都,现执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在德语文化圈内,邱黯雄因其在巴塞尔博览会上展示的装置项目《为了忘却的记忆》(Staring to Amnesia)而知名。四川美术学院和和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的合作关系使得当年邱黯雄有机会来到德国,于1997年至2003年期间在德学习。
“在德国感觉很好”,邱黯雄这样总结到,“情感上德语对我来说仍然很亲切。正是因为离开了中国,我才开始重新思考搞艺术的动机是什么。一方面,与西方艺术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让我很激动,因为以前在中国只能看到复制品,现在有机会看到原作。比如说杜尚,他那种知性的尖锐让我惊奇;而说到博伊斯,我非常敬佩他的精神力量和理想主义。在德国的时候,我也开始读一些中国的古代经典,就是为了搞清楚,‘中国’这个难以把握的概念到底有何涵义。这种反思把我带回到了中国历史当中。”
尼莫西涅(记忆女神):是否存在全球性的图像记忆?
关于艺术如何作为一种跨越时代的记忆载体发生作用,犹太艺术史家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 1866-1929)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他生前未完成的著作《尼莫西涅图集》(Mnemosyne)旨在通过图像直接展现古代艺术在欧洲艺术与文化中如何继续生存着。从古代人的文献到18世纪近代的思想大家如康德、歌德、席勒和温克尔曼等人,再到瓦尔堡的《尼莫西涅图集》,西方文化中令人铭记的都是勾勒身体的线条。
在西方思想中,线条是所有艺术形式的初始;而在中国思想中,这个位置则为水墨笔意占据。 .有关图像的概念在中西方差别甚大,全球性的图像记忆是否存在成为问题。抑或是中西方交流的全面性超越了各种制约,已经消除了这种文化差异?艺术家邱黯雄用他的电影从传统和当下中提炼综合,从美学上、某种程度从构图上借助于传统中国山水画,对这一命题进行探讨。另外,他用丙烯酸取代水墨做颜料,并用电脑技术赋予图像崭新的活力。
邱:“中国的传统水墨山水对我来说意味非常,在电影里可以看到它对我创作的影响。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过去要与当下共同发生作用。因此相对应地,我用传统水墨的方式画过一些如城市主题的画。传统文化中深藏的智慧给予我灵感,是某种创新的源泉。过去成为了当下的开路者。”
《雁南》(2006年):乌托邦的反面
诗意的山水背景上,野雁南飞,寻找温暖的寄居。一只野雁跌落在大地上。接着,笼中的一只鸽子死去。书籍,折翼搬从书架上飞落,火光四起......影片末尾,书籍又飞回到原来所在之处——最后的画面中,恬静的大地上寂静无人,万物息声。在动画电影《雁南》中,场景和画面仍以水墨为主;在背景音乐的处理上,邱黯雄加入了微弱的钢琴音乐,我们还可以从背景音中断断续续、但明白无误的希特勒煽动人心的演讲声音和人群的呼喊声。图像流淌着,强烈地抓住你,让你为艺术家的绘画功力折服。从直觉上你会觉察,影片中所看到的并非偶然发生。它让你惊惧不已,影片中发生的,有些是野蛮的暴行,有些符号暗示的涵义则不能确定。为什么那个穿防辐射服的男子两次出现?他是否象征了威胁人类生存的时代特征?无论如何,影片的背景音都告诉我们,艺术家要处理的并非单纯的中国现象。
邱:“回顾中国历史,我们似乎觉得正处在‘文明的巅峰’。真的是这样吗,我问自己。但如果我们带着这样一种文明观盲目的迈向未来,就会走向堕落,走向‘乌托邦的反面’。在《雁南》中,我用书籍的象征表现了这种文明观的两面性。这里不是要说具体的哪本书,而是指知识本身,以及那种进步历史观所带来的阴影。书籍离开了图书馆的庇护,而当知识落入了错误的手中,抑或是将自身绝对化之后,会发生什么?影片中火的场景正是展现了文明身上那种破坏性的成分。”
“电影里要处理的不只是中国的问题,更多地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所以我和音响师决定把希特勒的演讲声音断续失真地插入到电影中去。这种煽动人心的讲演在世界各地都上演过,而我们每个人内心中都埋藏着这种声音。”
“ 类似的演讲总是以乌托邦的名义对未来世界进行着某种想象。我不相信这类集体主义式的观念、不相信线性发展观,所以我会去从像《山海经》这样的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中寻找答案。这本书使得我学会从另一种视角、一种神话学的视角观看这个世界。我关注的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价值,这种价值已经以某种方式被我们丧失。然而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要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反思。”
《为了忘却的记忆》(2008年):集体性遗忘
邱黯雄曾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展示过大型装置项目《为了忘却的记忆》。他动用了一节火车车厢(1956年造),车窗上可以看到他自己创作的记录中国从辛亥革命到文革结束的影片,观众的记忆由此被唤醒。还有一些车窗上可以看到皮影动画,展示了一些邱黯雄童年记忆中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和电视剧片段。
邱:“在《忘却的记忆》里我重述了中国人在过去一百年中所经历的历史,形形色色的政治符号下设定的目标都是建立一个更好的世界。要么是追求技术进步,要么学习西方;共产主义要让中国富强独立,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又梦想着民主的中国。乌托邦的观念一直存在,而这些幻想在我看来最终都破灭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很多人失去了方向,甚至我自己也是处在寻找的状态。对于这种寻找来说,重要的是在过往的历史和文化中证实自己。”
“《为了忘却的记忆》也是一个很个人化的作品。这样的火车车厢是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部分,那时候每个人出远门都要坐这种车,它是我们集体记忆的一部分。一些进入到这个火车装置中的观众和我讲了他们的体验。他们中的有些人,因为看到车窗放映的电影中而勾起了不少回忆,想到我们的历史承担了这么多苦痛,马上就从车厢里出来了。他们宁愿忘记,而不是回忆。但我觉得,我们要去面对这些记忆,是它们贯穿了我们的生活。”
“在西方世界展示这个项目的时候,我觉得西方观众也能理解作品的意图。细节上看作品里讲的是中国的历史,而作品传达的基本经验却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可以引起人们对个人历史的回忆。”
《山河梦影》(2009年):图像,历史书写
圆明园的废墟,末代皇帝和其子嗣,上海的港口,战争,满目疮痍的河山。毛主席的指挥下,熔炉中的钢铁腾飞,“大跃进”里一片欣欣向荣。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欢呼的人群,阅兵式上的军队。大幕落下,毛主席挥手致别,又一个时代结束。巨大的工业烟囱拔地而起,城市的迅猛发展验证着中国经济的繁荣。手机和其他消费品的符号盘旋在奥运鸟巢巨大的躯体旁。微弱的钢琴声中,笔墨勾画出那个著名的“重庆钉子户”的小屋,新生活开始了......
这个作品中,邱黯雄以一种近乎冷漠的方式让历史事件在观众眼前一扫而过。我们看不到任何痛苦中挣扎的个体特写,一幕幕场景中人的面目被遮盖起来。
邱:“这个电影里的一些图片是我从一本叫做《良友》的生活杂志里抽选出的,这本杂志1926年在上海创开,发行量很高。无论用哪种媒介、哪些图片,我的作品的主题一直都是‘时间’。在绘画中我努力寻找‘瞬间’,在影像里我的伙伴是‘时间的流逝’。”
什么被回忆,什么又被忘记?真实的时间如何内化为心理的时间?《新山海经》中实际上涉及的是现代文明现象,不过我是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进入这个主题的,所以用了这本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作为样本。而在《山河梦影》中,我将准心更多具体地集中在中国的特殊现实上。比起早期的电影来说,我的创作视角更为宏观了。”
“我的创作方式和当今中国人的一种精神诉求有关。我们慢慢会看到,历史意识的丧失最终会导致中国人身份的丧失。”
工作坊--邱黯雄 ( 查看PDF )
山海经自序 ( 文:邱黯雄 )
从远古看世界 ( 文:张颂仁 翻译:徐佳音 )